中國大躍進(1958-62)是由毛澤東和其領導的共產黨所發起的全國性社會經濟運動。毛期望透過動員中國人口實現工業和農業飛躍性發展,同時向共產主義的理想現代社會邁進。然而,它對中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並導致全國性的大飢荒。
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一直雄心勃勃地推進全國現代化,以追上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功激發了毛澤東對中國過渡至社會主義、並最終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信心。毛認為,中國6億的龐大人口意味著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力,因而能通過密集勞動實現工業化。新中國早期的整風運動和反右運動營造了一種人們不敢反對政府和黨的政治氛圍。在反對聲音消失的情況下,毛更決心加快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然而,1957 年下半年的糧食短缺向黨領導發出了警號,標誌著中國需要新的發展戰略。毛認為加速集體化是中國的發展方向,並設定了一個更激進的目標:在十年內超越英國和美國。在沒有足夠的經濟知識和在地情報下,毛澤東和他的支持者發動了以人民勞動為本的鋼鐵和糧食產量大躍進運動。
全面煉鋼和人民公社
在1957至1958 年期間,全國的勞動力皆投放在提高鋼鐵產量。農民被動員起來建造農村里的土高爐,將礦石、煤炭、木材等大量原材料以及日常金屬器具投到並不符合要求的熔爐中。全民參與的土法煉鋼卻以失敗收場。中國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森林被燒毀以用作熔爐的燃料。所有本應在秋天收割莊稼、卻被派往煉鋼的農民只生產出無法使用的廢鐵。
大躍進的另一重點是建設大壩和灌溉系統等大型基建項目。由於缺乏機械技術,地方政府只好以人數彌補,動員數十萬農民到遠離家鄉、體力要求高的崗位上工作。對專業知識的不屑導致了資源浪費、事故增加、破壞自然環境以及效率降低。
同時,社會制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民公社在全國建立,以實現更全面、更深度的集體化。不同村莊的大量農民合併為一個行政單位。公社成員集體工作,並獲得平等的收入和福利服務,如餐飲、教育和醫療保健等等。這個系統卻被控制糧食分配的干部和幾乎沒有勞動貢獻的投機者所利用。不切實際的農業生產目標也使農民士氣低落。為完成中央定下的定額,公社都徵收重稅,只有少量份額留給農民。
結果
大躍進運動的目標不切實際、執行不當、資源分配不均、政策漏洞等,導致農業生產低迷。雪上加霜的是,各省徵收的稅額變得難以承受,剩下給農民的糧食極為稀少。大饑荒始於 1958 年 – 據估計,從 1959 年到 1961 年,有 1500 萬到 4300 萬人死於飢餓。政府在官方文件上也承認,大躍進導致經濟增長緩慢。
廣傳於農民中的一首順口溜生動地描繪了大躍進的艱辛:
大躍進是大要命;
鍋碗瓢瓢都收盡。
全民煉鋼;
樹木砍光
鐵沒煉出;
後人遭殃。
References
Manning, Kimberley Ens and Felix Wemheuer ed. (2011). Eating bitterness :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famine. Vancouver: UBC Press.
Hu, A. (2013).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7-1965.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Private Limited.
Hsiung, P. and Wang, Y. (2019). “Unmasking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Great Famine (1958-1962) Through Shunkouliu (顺口溜).” Qualitative Inquiry, 25(8), 811-821.
Yang, J. (2008). Mubei: 1958-1962 nian zhongguo dajihuang jishi [Tombstone: Collections on China’s Great Famine, (1958-1962)]. Hong Kong: Tiandi Books.
Dikötter, Frank (2018). 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62. Bloomsbury Paper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