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Ivi Fung

專列:美食與饑荒 - 明朝饕餮

已更新:2022年10月16日



明朝(1368-1644)的人吃什麼?這要看你問的是生活在明朝早、中期的中國人,還是生活在明末的中國人!前者將對中國歷代從未有過的奢華異國風味美食說個不停;而後者只會簡單地回答:「沒有東西可吃。」


明代墓葬俑桌。 反映明代人享用的奢華菜餚
明代墓葬俑桌。 反映明代人享用的奢華菜餚

讓我們先來探索一下明代中期的美食盛宴。這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農業技術也有了飛躍性的進步,使得明代中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系。由此,大多數平民不必過著空腹的生活,能享用一日三餐。明代時北方人多吃麵條,而南方人吃米飯,這種做法一直流傳至今。當時單是蔬菜已有 50 多種,它們比肉類更常作為配菜。

雖然「食」是日常生活之必需,但更多的人將其視為一種享受和社交媒介。從皇室記載和通俗文學中可看出,明朝確實是飲食文化成熟興盛的時期。著名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觀察到,南明的平民都爱好吃喝,那里土壤肥沃,穀物、水果和蔬菜的價格低廉。他總結道,明代中國是一個比歐洲更富裕的社會。明代的富裕在新興的中產階級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從擴大的市場經濟和商業種植發展中得益。餐飲是這些富有的紳士和商人炫耀他們的財富的地方。明代文獻記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紳士宴請地方指揮官的宴會中,每一個客人都得到一整隻雞和一整隻鵝,以及高6尺的水果塔。

不但是菜餚數量的增加,其質量也有所提高。與宋代相比,明代的烹調技術更加多樣化和系統化。明代流行小說《金梅瓶》中提到的單是處理雞蛋的方法已約有十種。明代士人致力於發明精緻而多元化的菜色。食饗是他們避世、抽離官場的奢華娛樂之一,亦反映了當時社會中的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士人不遺餘力地尋找最好的食材、食譜、餐館、廚師、炊具。他們嘗試了獨特、離奇的烹飪方法。正如一位知識分子記載,當時有一種煮鵝掌的特殊方法:將活鵝掌放入沸油中,然後將鵝扔到水池中,它們會痛得不停地跳;重複這個過程,鵝掌便會「豐美甘甜,厚可經寸」。

Illustration of granulated sugar from a four-volume series on food dating from the Ming period. The illustration shows a man making granulated sugar. Behind him is a press for extracting sugar cane juice.
明代人製作砂糖。 他身後是榨甘蔗汁的壓榨機

這些新式菜品也得益於從「新大陸」進口的食材。在大航海時代,隨著海洋貿易和沿海經濟的興起,許多外國商品開始進入中國並在中國流行起來,包括西紅柿、南瓜、紅薯、玉米等等。這些食品原料只是來自南洋和西方的進口商品的一小部分,明朝的舶来商品還包括火藥、動物、白銀等。雖然外國的高產農作物在清代才在全國普遍存在,但進口香料在宮廷和民眾中都非常受歡迎。辣椒正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中國,至今仍是川菜的主要食材。大量進口的糖也讓精緻的烘焙甜品更流行。有趣的是,胡椒在明朝被大量進口​​,以至於被發放作官員和士兵的薪水。在全國貿易迅速發展下,這些進口貨物亦從沿海城市運往首都等城市。例如,海參和魚翅等奢侈海鮮成為皇室宴會中高級菜餚的一部分。

明代中葉的奢華美食顯示了十五、十六世紀中國的繁榮昌盛。農業、商業、海洋貿易和軍事的進步創造了一個穩定和富裕的社會。飲食饕餮只是生活水平提高、享樂文化和對外交流頻密的其中一個表現。然而,這期間的奢靡生活引出了令人費解的問題:這個繁榮盛世是如何在晚明逐漸消失的?平民是如何從一日三餐、享用各種蔬菜,跌到需要吃樹皮、樹根,甚至其他人類的?

我們在《食品與飢荒》系列中的下一篇文章將探討這種可悲的轉變。

180 次查看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