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中華民國時代(1912-1949),美國來華救援人員沃爾特馬洛里將中國稱為「飢荒之地」。清朝以後,南京定都的新中央民國政府對中國領土的控制有限。軍閥把持對地區的控制,互相爭鬥,連年戰爭使中國領土四分五裂。
1919 年雨季並沒有像內戰一般降臨中國。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華北地區 在 1876-79 年遭受嚴重飢荒,並在1919-21 年再次面臨致命的糧食危機。在清代中期,黃河以北地區長期處於旱澇循環之中。多年的森林砍伐和 1917 年的大洪水成為了嚴重飢荒的溫床。此外,華北地區的農作物嚴重依賴夏季雨季,當雨季並未來臨時,農民賴以生存的收成也便面臨滅頂之災。不過,和清朝的大飢荒一樣,這場大規模的飢荒並不僅僅是自然災害造成的。
民國成立後不久後中國便進入軍閥時期(1916-27),中國北方地區失去了政治穩定。 在20年代,大大小小的軍閥不斷相互交戰。從歷史長河中可見,平民在漫長的戰爭中常陷入貧困。大部分區域的資源被徵用,軍閥政權徵收重稅。軍閥還要求農民種植鴉片等經濟作物,為軍隊籌集更多資金。
隨著情況的惡化——更多的飢荒受災者逃離家園,因飢餓而死亡的人數猛增——中央政府試圖通過提供飢荒救濟資金和協調全國各地的飢荒救濟工作來提供幫助。當地紳士和佛教徒也嘗試救濟他們的鄰近社區。國際組織(如紅十字會)、外資在華非政府組織和宗教團體也提供了援助。在這救災國際化的時代,在美國、香港和英國都有國際籌款活動為救濟飢荒籌集資金。他們向華北人提供貸款、贈款、糧食和衣服。然而,他們的服務和援助沒有預期的那麼有效,因為持續的戰爭摧毀了許多火車鐵軌併中斷了來自南方的食品運輸。此外,缺乏監管和軟弱的中央政府使地方官員很容易挪用救濟金。
由於軍閥戰和自然災害的不幸和大規模飢荒救濟工作的幸運,到 1921 年華北五省的飢民達 2000 萬人,並造成約 50 萬人死亡。許多女孩和婦女被他們的家人賣了以換取金錢或食物。女新生兒也被大規模殺害。許多生產性勞動力逃往東部和南部 – 北方變成了一片荒蕪的土地。不幸的是,旱澇循環並沒有終止,而是一直持續到整個共和時代。當日本開始蠶食中國時,中國面對的糧食危機更加嚴重。然而,所有這些在嚴重性和規模上都無法與 1959 年至 1961 年的大饑荒相比 – 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的探討更多。
References
Manning, Kimberley Ens and Felix Wemheuer ed. (2011). Eating bitterness :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famine. Vancouver: UBC Press.
Hu, A. (2013).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7-1965.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Private Limited.
Hsiung, P. and Wang, Y. (2019). “Unmasking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Great Famine (1958-1962) Through Shunkouliu (顺口溜).” Qualitative Inquiry, 25(8), 811-821.
Yang, J. (2008). Mubei: 1958-1962 nian zhongguo dajihuang jishi [Tombstone: Collections on China’s Great Famine, (1958-1962)]. Hong Kong: Tiandi Books.
Dikötter, Frank (2018). 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62. Bloomsbury Paperback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