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Ivi Fung

專列:美食與饑荒 - 明清殺饑

已更新:2022年10月16日


Plate on cannibalism during the 1876-79 famine
Plate on cannibalism during the 1876-79 famine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明代中葉令人著迷的美食文化 —— 奢華的菜餚、新的烹飪技術和盛大的宴會……明末是帝制中國美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但它也預示了即將來臨、一直持續到清朝的大饑荒。本文將講述中國人的飲食質素如何在短短幾十年內從精緻的飯菜和糕點下降至以樹皮和樹根果腹。


當時的人們大多對即將來臨的飢荒毫無頭緒。在明末時期,西方「新大陸」發現的玉米、紅薯和土豆,通過海上貿易傳到了中國。這些高產作物自清代中期開始傳遍全國。這些作物耐旱又高產,可以長期儲存,並且適應山區貧瘠的土壤,因此它們是大米短缺時重要的替代品。但由於中國的飲食習俗和他們的口味,這些美洲作物被認為是不太理想的主糧。學者們指出,傳統中國社會一直以米和麵作主糧,清朝時期玉米和紅薯還遠沒有被廣泛食用。


正因如此,這些進口的高產作物並未能從中華帝國歷史上最致命的飢荒中拯救這片土地的人民。在晚明時期,“小冰河時期”使中國氣溫驟降,土壤結霜、穀物根部凍壞,導致連年飢荒。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在1876年至1879年間,隨著黃河流域乾旱和降雨量少,北方各省發生飢荒。到1879年局勢趨於穩定時,該地區已有 1000 萬人死於飢餓和與飢荒有關的疾病,還有約1 億人口營養不良、成為流民。


為什麼旱災對中國造成如此嚴重的影響?為什麼北方人沒有一丁點兒的食物?答案(一如既往地)非常複雜。可以說的是,糧食不足和乾旱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許多歷史學家將飢荒歸咎於人口過剩的問題。在1700年至1850年中國經歷第二波人口激增,使糧食產量趕不上人口增長。更重要的是,飢荒暴露了被清政府對國家資源的控制力下降。面對內部動亂叛軍和外敵入侵的威脅,晚清國家分崩離析,削弱了對地方的控制、也沒有百年前盛世的財力。國家資助的糧倉不受監管,經常被腐敗的地方官員盜用和清空。北方飢荒暴露了全國大規模調動糧食運輸的失敗。依靠種植商業作物

以換取糧食和金錢的地區,在全國糧食短缺期間遭受最大的打擊。不幸的是,中央政府無法在區域之間分配資源並有效控制糧食流通。

Rural mother carrying her children on a pole carry
Chinese woman trying to sell two girl babies during

災難性飢荒幾乎總是自然災害和人為糧食危機結合的產物。晚清飢荒中飽受蹂躪的人,並不是資源分配不均的最後一批受害者、也不是最後須以人相食果腹的飢民。他們在共和時期的後代將繼續遭受糧食不足的困擾,更需在全國軍閥內戰中艱難的生存。

97 次查看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