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索結果

找到 38 項與「」相關之結果

部落格文章(17)

  • Series: Russo-Japanese War - The Outbreak of War

    日俄兩國談判破裂後,日本向俄國宣布斷絕兩國的外交關係,雙方已經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日軍司令部清楚知道兩國的實力差距,所以決定以「速戰速決」的方式來打敗俄軍,奪取黃海及渤海的控制權,並且可以牢固地保護日本在清帝國東北三省的政治經濟利益。有見及此,大日本帝國海軍決定在夜間偷襲停泊在旅順港的俄羅斯旅順艦隊,同時派遣陸軍先遣部隊於仁川登陸,以陸海軍同步進攻的方式一舉攻陷旅順港。這個不宣而戰的舉措,令俄羅斯帝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向日本宣戰。戰爭的血腥殘酷正在悄悄地降臨在兩軍的命運之中。 俄羅斯旅順艦隊為了以免與日本聯合艦隊進行決戰,旅順艦隊決定留在旅順港,等待波羅的海艦隊前來支援。日本為了爭分奪秒,決定在旅順港口進行「旅順口閉塞作戰」,目標令俄國艦隊不能出海,日本便能保持制海權的優勢。可是,先後兩次的「閉塞作戰」都已失敗告終,甚至令一名日本海軍軍官廣瀨武夫戰死沙場。同時間,日本聯合艦隊成功以水雷炸沉俄國戰艦,即場炸死俄國旅順艦隊的司令官馬卡羅夫,令俄羅斯旅順艦隊大受打擊。面對俄國艦隊久守不攻的狀態,日本聯合艦隊不能貿然進攻旅順港,否則會被近岸及艦隊火炮一舉擊沉,因此海軍將攻陷旅順港的希望寄托於日本陸軍身上。 日軍從英國收到重要情報: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正式前來支援太平洋艦隊。這令日本海軍更加迫切地要求陸軍從朝鮮半島向東北三省方向進攻,一舉攻陷旅順港。日本陸軍先登陸朝鮮半島,於今天中朝邊境鴨綠江附近與俄國陸軍展開第一次陸戰。雖然俄國陸軍比日軍更有優勢,但俄羅斯將領不斷命令主動撤退至固若金湯的旅順港,令日軍進一步推進到旅順港的外圍。由於日軍開始炮轟旅順港內俄國軍艦,俄羅斯旅順艦隊迫切地向海參崴方向突圍而出。這一舉動令日本聯合艦隊輕易地炮轟俄國艦隊,令餘下的軍艦倉猝逃回旅順港,從此徹底喪失戰鬥力。這個結局表面上令日本有利,但同時加重了陸軍的負擔。 雖然日本士兵深受武士道影響,已準備為國捐軀,但俄國新發明的手榴彈、馬克沁重型機槍、通電的鐵絲網令日本的衝鋒戰術遭受不可想像的傷亡。面對久攻不下的旅順港,日本聯合艦隊參謀秋山真之建議日本陸軍攻下位於旅順港的最高點203高地,同時從日本首都調來的28厘米口徑榴彈炮掩護士兵攻頂。日本以人海戰術及武士道精神,軍官向前揮劍,帶領士兵冒着俄軍的炮火前進。日本士兵不畏死的精神,令參與這場戰士的士兵死亡率達九成,甚至令第三軍指揮官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也戰死沙場。日本陸軍以血肉攻下203高地,令日本迅速調來大炮,全殲旅順港內的俄國艦隊。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前往遠東戰場的路途上知道旅順艦隊的戰敗消息,曾經懇求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返回聖彼得堡,但尼古拉二世以波羅的海艦隊孤注一擲,期待挽回面子。日本聯合艦隊以逸待勞的狀態,準備迎戰早已疲態不堪的波羅的海艦隊。雖然波羅的海艦隊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設計標準不統一,令戰時產生不協調;日本聯合艦隊的軍艦皆購自英國,所以戰時協調高。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早已斷定缺乏燃料的波羅的海艦隊將會經過對馬海峽,於是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打敗波羅的海艦隊,迫使俄國展開談判。 Reference: D Steinberg J W Wolff (Eds. (2007).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 World War Zero. Vol. 2. (pp. 87–178). Brill. Esthus, R. A. (1981). Nicholas II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Russian Review, 40(4), 396. https://doi.org/10.2307/129919 McKercher, B. J. C. (1989). Diplomatic Equipoise: The Lansdowne Foreign Office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24(3), 299–340. https://doi.org/10.3138/cjh.24.3.299 Wurtzburg, S. J. (2006). Choctaw Women in a Chaotic World: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thnohistory, 53(4), 774–776. https://doi.org/10.1215/00141801-2006-027

  • 專列:日俄戰爭 - 一絲希望

    日本眼見與俄羅斯的戰爭如箭在弦,於是加緊力量籌集軍費。可是,即使舉國上下對「富國強兵」政策表達支持,但一般老百姓再不能背起沉重經濟負擔,否則會引起國內民憤。日本御前會議做一個問題展開激烈辯論:「究竟日本的財政力量事奉支持長期戰爭?」答案顯而易見,本來捉襟見肘的日本不能再次負擔大型戰爭。相比面前的俄國,日本財政收入、陸軍常備士兵只是俄國的十分之一。日本時任陸軍大將兒玉源太郎認為,日本與俄國開戰只是以卵擊石,九死一生。 難道日本人要坐以待斃?日本決定派遣當時日本銀行副總裁高橋是清到西方國家舉債,但沒有外國願意為日本提供戰時資本。雙方實力懸殊,日本戰勝機會渺茫,外國又怎會作出巨大風險的投資呢?再加上,當時「白人之上」主義認為非白人沒可能打敗白人國家。正當高橋是清心灰意冷,準備啟航回國之際,一名來自美國猶太裔的資本家 雅各布·希夫 願意為日本認購總共一億八千萬億美元的債券。雅各布·希夫是渴望實現猶太復國,剛好俄羅斯帝國採取反猶太主義行動,迫害許多居住於東歐的猶太人,令他願意不計成本地協助日本打贏這場戰爭。 英國也向日本提供戰爭經費,總共三千六百萬英鎊。可是日本即使得到一大筆戰爭經費,其軍工業並不能夠獨自支撐這場一觸即發的日俄大戰。大部份的日軍戰艦都是從英國船廠製造,海軍的攻防策略皆師從英國海軍。六艘日本戰艦、四艘裝甲巡洋艦、兩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及10艘魚雷艦艇皆是英國製造。由此可見,英國戰艦及專業訓練令日本海軍成為先進海軍。再加上,英國外交官在世界各地極力阻攔俄羅斯人成功購買外國製造的戰艦;英國海軍曾經震懾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到遠東參加戰事,因此成功拖延波羅的海艦隊抵達遠東,為日本爭取更多時間。日本獲得軍事、外國資金及外交支持後,瞬間增強日本信心,準備與俄羅斯展開決一死戰! References Best, G. D. (1972). Financing a Foreign War: Jacob H. Schiff and Japan, 1904–05. American Jewish Historical Quarterly, 61(4), 313–324. British Assistance to the Japanese Navy during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5. (1980). The Great Circle, 2(1), 44–54. D Steinberg J W Wolff (Eds. (2007).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 World War Zero. Vol. 2. (pp. 87–178). Brill. Esthus, R. A. (1981). Nicholas II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Russian Review, 40(4), 396. https://doi.org/10.2307/129919 McKercher, B. J. C. (1989). Diplomatic Equipoise: The Lansdowne Foreign Office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24(3), 299–340. https://doi.org/10.3138/cjh.24.3.299 Wurtzburg, S. J. (2006). Choctaw Women in a Chaotic World: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thnohistory, 53(4), 774–776. https://doi.org/10.1215/00141801-2006-027

  • 專列:日俄戰爭 - 英日同盟

    大英帝國與大日本帝國於1902年1月30日簽署條約,正式成立英日同盟。在弱肉強食的時代,兩國同盟只建基於共同利益。這一切必先回顧條約前的國際局勢。 英國於六十年前打敗清朝,先後在華奪取眾多土地,並且建立勢力圈。香港、長江沿岸、西藏、廣東一帶皆是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人眼見俄國人蠢蠢欲動的佔領計劃,深怕俄羅斯進一步南下奪取利益,會影響英國的國家利益。再加上,英國一直採取「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盡量不與其他國家結盟。可是,意大利王國、德意志帝國及奧匈帝國組成的「三國同盟」以及俄羅斯帝國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組成的「法俄同盟」,使英國的國際話語權被削弱,因此渴望尋求國際盟友。 與此同時,俄國人於中國北部的擴張計劃也令日本人如坐針氈,明白獨自對抗俄國將是死路一條。由於英日兩國為了維護自己在東亞的利益,因此他們成立英日同盟。 擁有大英帝國作為靠山的日本,自信心瞬間提升。即使法國與俄羅斯結盟,法國不情願向英國宣戰,因此俄羅斯的盟友名存實亡。就算俄羅斯擁有聞風喪膽的波羅的海艦隊,英國對俄國海軍實施封鎖,迫使俄國海軍繞動航行至遠東。縱使俄羅斯擁有黑海艦隊,但長年敵對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封鎖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使黑海艦隊變成「紙老虎」。 在外交層面,英日兩國聯同德意志帝國、法國及美國干涉要求俄國從中國東北撤軍,保障他們在華的利益。即使俄國人確實履行約定,但他們蠢蠢欲動的野心不願放棄東北地區,使日俄兩國談判破裂,令日本海軍炮轟位於旅順港的俄國海軍,一場「大衛對戰歌利亞」正式拉開戰幔,日本人如何傾國之力打敗俄羅斯?下回分解! Reference: D Steinberg J W Wolff (Eds. (2007).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 World War Zero. Vol. 2. (pp. 87–178). Brill. Esthus, R. A. (1981). Nicholas II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Russian Review, 40(4), 396. https://doi.org/10.2307/129919 McKercher, B. J. C. (1989). Diplomatic Equipoise: The Lansdowne Foreign Office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24(3), 299–340. https://doi.org/10.3138/cjh.24.3.299 Wurtzburg, S. J. (2006). Choctaw Women in a Chaotic World: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thnohistory, 53(4), 774–776. https://doi.org/10.1215/00141801-2006-027

瀏覽全部

Others (21)

  • 首頁 | One Minute History

    歷史分析 開始閱讀 Anchor 1 最新帖子 Marvin Lee 2022年12月26日 3 分鐘 博客文章 Series: Russo-Japanese War - The Outbreak of War 日俄兩國談判破裂後,日本向俄國宣布斷絕兩國的外交關係,雙方已經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日軍司令部清楚知道兩國的實力差距,所以決定以「速戰速決」的方式來打敗俄軍,奪取黃海及渤海的控制權,並且可以牢固地保護日本在清帝國東北三省的政治經濟利益。有見及此,大日本帝國海軍決定在夜間偷襲... Marvin Lee 2022年11月6日 2 分鐘 地緣政治 專列:日俄戰爭 - 一絲希望 日本眼見與俄羅斯的戰爭如箭在弦,於是加緊力量籌集軍費。可是,即使舉國上下對「富國強兵」政策表達支持,但一般老百姓再不能背起沉重經濟負擔,否則會引起國內民憤。日本御前會議做一個問題展開激烈辯論:「究竟日本的財政力量事奉支持長期戰爭?」答案顯而易見,本來捉襟見肘的日本不能再次負擔大型 Marvin Lee 2022年10月16日 2 分鐘 地緣政治 專列:日俄戰爭 - 英日同盟 大英帝國與大日本帝國於1902年1月30日簽署條約,正式成立英日同盟。在弱肉強食的時代,兩國同盟只建基於共同利益。這一切必先回顧條約前的國際局勢。 英國於六十年前打敗清朝,先後在華奪取眾多土地,並且建立勢力圈。香港、長江沿岸、西藏、廣東一帶皆是英國的... Marvin Lee 2022年10月10日 2 分鐘 地緣政治 專列:日俄戰爭 - 俄國渴求不凍港 The Russo-Japanese War is a turning point in modern history. The Japanese victory symbolised Asia’s fighting ability to knock out... Marvin Lee 2022年9月26日 4 分鐘 觀點 英皇查理三世即將面對的挑戰 前任威爾斯親王查理斯王子在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隨即登基為英皇查理三世。隨著他御極大統,繼任為英國國王後,查理三世將無可避免地面臨一些挑戰。此文將會淺談他將會遇到的挑戰,究竟他能否像已故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一樣,繼續成為英國人民及皇室的穩定基石呢? Ivi Fung 2022年6月11日 3 分鐘 社會史 專列:美食與饑荒 - 大躍進 中國大躍進(1958-62)是由毛澤東和其領導的共產黨所發起的全國性社會經濟運動。毛期望透過動員中國人口實現工業和農業飛躍性發展,同時向共產主義的理想現代社會邁進。然而,它對中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並導致全國性的大飢荒。 Ivi Fung 2022年6月9日 3 分鐘 社會史 專列: 美食與饑荒 - 民國華北大旱災 正是在中華民國時代(1912-1949),美國來華救援人員沃爾特馬洛里將中國稱為「飢荒之地」。清朝以後,南京定都的新中央民國政府對中國領土的控制有限。軍閥把持對地區的控制,互相爭鬥,連年戰爭使中國領土四分五裂。 Ivi Fung 2022年3月30日 2 分鐘 社會史 專列:美食與饑荒 - 明清殺饑 It was not obvious to the people at the time that they would face famines. In late Ming, “New World '' grains, like corn, sweet potatoes... Ivi Fung 2022年3月18日 3 分鐘 社會史 專列:美食與饑荒 - 明朝饕餮 What did people in the Ming Dynasty eat? This depends on... Jack Chan 2022年3月16日 2 分鐘 文化史 專列:御林軍系列 - 御林軍的職責 The duties of the Household Division are many and varied. As the elite of the British and Commonwealth forces, they have more than... Jack Chan 2022年3月10日 3 分鐘 文化史 專列:御林軍系列 - 換崗儀式 The history of the Household Divisions as guardians of the monarchy dates back to the English Civil War... Jack Chan 2022年3月10日 2 分鐘 文化史 專列:御林軍系列 - 軍旗敬禮檢閱式 The drummer sounds the drummer’s call, and the commander gives the order to march off. The 1st Battalion of the Regiment marched forward... 最新帖子

  • 歷史分析 | One Minute History

    由我們的歷史專家深入研究的分析。 歷史分析 Marvin Lee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可以被分為近因和遠因。 遠因: 威瑪共和國 (1918-1933) 1. 極其嚴苛的凡爾賽條約: 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敗後,向戰勝國割地賠款、經濟賠償以及被政治孤立。德國武裝力量被大幅削弱至十萬兵員,兼且禁止擁有重型及空軍部隊,導致德國人瀰漫着一種復仇主義...

  • 訪問 | One Minute History

    採訪 內容即將推出...

瀏覽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