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索結果

找到 17 項與「」相關之結果

  • Series: Russo-Japanese War - The Outbreak of War

    日俄兩國談判破裂後,日本向俄國宣布斷絕兩國的外交關係,雙方已經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日軍司令部清楚知道兩國的實力差距,所以決定以「速戰速決」的方式來打敗俄軍,奪取黃海及渤海的控制權,並且可以牢固地保護日本在清帝國東北三省的政治經濟利益。有見及此,大日本帝國海軍決定在夜間偷襲停泊在旅順港的俄羅斯旅順艦隊,同時派遣陸軍先遣部隊於仁川登陸,以陸海軍同步進攻的方式一舉攻陷旅順港。這個不宣而戰的舉措,令俄羅斯帝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向日本宣戰。戰爭的血腥殘酷正在悄悄地降臨在兩軍的命運之中。 俄羅斯旅順艦隊為了以免與日本聯合艦隊進行決戰,旅順艦隊決定留在旅順港,等待波羅的海艦隊前來支援。日本為了爭分奪秒,決定在旅順港口進行「旅順口閉塞作戰」,目標令俄國艦隊不能出海,日本便能保持制海權的優勢。可是,先後兩次的「閉塞作戰」都已失敗告終,甚至令一名日本海軍軍官廣瀨武夫戰死沙場。同時間,日本聯合艦隊成功以水雷炸沉俄國戰艦,即場炸死俄國旅順艦隊的司令官馬卡羅夫,令俄羅斯旅順艦隊大受打擊。面對俄國艦隊久守不攻的狀態,日本聯合艦隊不能貿然進攻旅順港,否則會被近岸及艦隊火炮一舉擊沉,因此海軍將攻陷旅順港的希望寄托於日本陸軍身上。 日軍從英國收到重要情報: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正式前來支援太平洋艦隊。這令日本海軍更加迫切地要求陸軍從朝鮮半島向東北三省方向進攻,一舉攻陷旅順港。日本陸軍先登陸朝鮮半島,於今天中朝邊境鴨綠江附近與俄國陸軍展開第一次陸戰。雖然俄國陸軍比日軍更有優勢,但俄羅斯將領不斷命令主動撤退至固若金湯的旅順港,令日軍進一步推進到旅順港的外圍。由於日軍開始炮轟旅順港內俄國軍艦,俄羅斯旅順艦隊迫切地向海參崴方向突圍而出。這一舉動令日本聯合艦隊輕易地炮轟俄國艦隊,令餘下的軍艦倉猝逃回旅順港,從此徹底喪失戰鬥力。這個結局表面上令日本有利,但同時加重了陸軍的負擔。 雖然日本士兵深受武士道影響,已準備為國捐軀,但俄國新發明的手榴彈、馬克沁重型機槍、通電的鐵絲網令日本的衝鋒戰術遭受不可想像的傷亡。面對久攻不下的旅順港,日本聯合艦隊參謀秋山真之建議日本陸軍攻下位於旅順港的最高點203高地,同時從日本首都調來的28厘米口徑榴彈炮掩護士兵攻頂。日本以人海戰術及武士道精神,軍官向前揮劍,帶領士兵冒着俄軍的炮火前進。日本士兵不畏死的精神,令參與這場戰士的士兵死亡率達九成,甚至令第三軍指揮官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也戰死沙場。日本陸軍以血肉攻下203高地,令日本迅速調來大炮,全殲旅順港內的俄國艦隊。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前往遠東戰場的路途上知道旅順艦隊的戰敗消息,曾經懇求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返回聖彼得堡,但尼古拉二世以波羅的海艦隊孤注一擲,期待挽回面子。日本聯合艦隊以逸待勞的狀態,準備迎戰早已疲態不堪的波羅的海艦隊。雖然波羅的海艦隊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設計標準不統一,令戰時產生不協調;日本聯合艦隊的軍艦皆購自英國,所以戰時協調高。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早已斷定缺乏燃料的波羅的海艦隊將會經過對馬海峽,於是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打敗波羅的海艦隊,迫使俄國展開談判。 Reference: D Steinberg J W Wolff (Eds. (2007).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 World War Zero. Vol. 2. (pp. 87–178). Brill. Esthus, R. A. (1981). Nicholas II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Russian Review, 40(4), 396. https://doi.org/10.2307/129919 McKercher, B. J. C. (1989). Diplomatic Equipoise: The Lansdowne Foreign Office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24(3), 299–340. https://doi.org/10.3138/cjh.24.3.299 Wurtzburg, S. J. (2006). Choctaw Women in a Chaotic World: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thnohistory, 53(4), 774–776. https://doi.org/10.1215/00141801-2006-027

  • 專列:日俄戰爭 - 一絲希望

    日本眼見與俄羅斯的戰爭如箭在弦,於是加緊力量籌集軍費。可是,即使舉國上下對「富國強兵」政策表達支持,但一般老百姓再不能背起沉重經濟負擔,否則會引起國內民憤。日本御前會議做一個問題展開激烈辯論:「究竟日本的財政力量事奉支持長期戰爭?」答案顯而易見,本來捉襟見肘的日本不能再次負擔大型戰爭。相比面前的俄國,日本財政收入、陸軍常備士兵只是俄國的十分之一。日本時任陸軍大將兒玉源太郎認為,日本與俄國開戰只是以卵擊石,九死一生。 難道日本人要坐以待斃?日本決定派遣當時日本銀行副總裁高橋是清到西方國家舉債,但沒有外國願意為日本提供戰時資本。雙方實力懸殊,日本戰勝機會渺茫,外國又怎會作出巨大風險的投資呢?再加上,當時「白人之上」主義認為非白人沒可能打敗白人國家。正當高橋是清心灰意冷,準備啟航回國之際,一名來自美國猶太裔的資本家 雅各布·希夫 願意為日本認購總共一億八千萬億美元的債券。雅各布·希夫是渴望實現猶太復國,剛好俄羅斯帝國採取反猶太主義行動,迫害許多居住於東歐的猶太人,令他願意不計成本地協助日本打贏這場戰爭。 英國也向日本提供戰爭經費,總共三千六百萬英鎊。可是日本即使得到一大筆戰爭經費,其軍工業並不能夠獨自支撐這場一觸即發的日俄大戰。大部份的日軍戰艦都是從英國船廠製造,海軍的攻防策略皆師從英國海軍。六艘日本戰艦、四艘裝甲巡洋艦、兩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及10艘魚雷艦艇皆是英國製造。由此可見,英國戰艦及專業訓練令日本海軍成為先進海軍。再加上,英國外交官在世界各地極力阻攔俄羅斯人成功購買外國製造的戰艦;英國海軍曾經震懾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到遠東參加戰事,因此成功拖延波羅的海艦隊抵達遠東,為日本爭取更多時間。日本獲得軍事、外國資金及外交支持後,瞬間增強日本信心,準備與俄羅斯展開決一死戰! References Best, G. D. (1972). Financing a Foreign War: Jacob H. Schiff and Japan, 1904–05. American Jewish Historical Quarterly, 61(4), 313–324. British Assistance to the Japanese Navy during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5. (1980). The Great Circle, 2(1), 44–54. D Steinberg J W Wolff (Eds. (2007).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 World War Zero. Vol. 2. (pp. 87–178). Brill. Esthus, R. A. (1981). Nicholas II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Russian Review, 40(4), 396. https://doi.org/10.2307/129919 McKercher, B. J. C. (1989). Diplomatic Equipoise: The Lansdowne Foreign Office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24(3), 299–340. https://doi.org/10.3138/cjh.24.3.299 Wurtzburg, S. J. (2006). Choctaw Women in a Chaotic World: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thnohistory, 53(4), 774–776. https://doi.org/10.1215/00141801-2006-027

  • 專列:日俄戰爭 - 英日同盟

    大英帝國與大日本帝國於1902年1月30日簽署條約,正式成立英日同盟。在弱肉強食的時代,兩國同盟只建基於共同利益。這一切必先回顧條約前的國際局勢。 英國於六十年前打敗清朝,先後在華奪取眾多土地,並且建立勢力圈。香港、長江沿岸、西藏、廣東一帶皆是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人眼見俄國人蠢蠢欲動的佔領計劃,深怕俄羅斯進一步南下奪取利益,會影響英國的國家利益。再加上,英國一直採取「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盡量不與其他國家結盟。可是,意大利王國、德意志帝國及奧匈帝國組成的「三國同盟」以及俄羅斯帝國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組成的「法俄同盟」,使英國的國際話語權被削弱,因此渴望尋求國際盟友。 與此同時,俄國人於中國北部的擴張計劃也令日本人如坐針氈,明白獨自對抗俄國將是死路一條。由於英日兩國為了維護自己在東亞的利益,因此他們成立英日同盟。 擁有大英帝國作為靠山的日本,自信心瞬間提升。即使法國與俄羅斯結盟,法國不情願向英國宣戰,因此俄羅斯的盟友名存實亡。就算俄羅斯擁有聞風喪膽的波羅的海艦隊,英國對俄國海軍實施封鎖,迫使俄國海軍繞動航行至遠東。縱使俄羅斯擁有黑海艦隊,但長年敵對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封鎖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使黑海艦隊變成「紙老虎」。 在外交層面,英日兩國聯同德意志帝國、法國及美國干涉要求俄國從中國東北撤軍,保障他們在華的利益。即使俄國人確實履行約定,但他們蠢蠢欲動的野心不願放棄東北地區,使日俄兩國談判破裂,令日本海軍炮轟位於旅順港的俄國海軍,一場「大衛對戰歌利亞」正式拉開戰幔,日本人如何傾國之力打敗俄羅斯?下回分解! Reference: D Steinberg J W Wolff (Eds. (2007).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 World War Zero. Vol. 2. (pp. 87–178). Brill. Esthus, R. A. (1981). Nicholas II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Russian Review, 40(4), 396. https://doi.org/10.2307/129919 McKercher, B. J. C. (1989). Diplomatic Equipoise: The Lansdowne Foreign Office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24(3), 299–340. https://doi.org/10.3138/cjh.24.3.299 Wurtzburg, S. J. (2006). Choctaw Women in a Chaotic World: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thnohistory, 53(4), 774–776. https://doi.org/10.1215/00141801-2006-027

  • 專列:日俄戰爭 - 俄國渴求不凍港

    日俄戰爭是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戰爭,其戰果完全扭轉了近代亞洲被西方列強不斷被打敗、佔領的局面,亦令日本的國際地位一夜暴升。究竟一個戰前不被西方列強看好的日本,如何有如大衛打敗歌利亞般打敗國土比日本大十二倍的俄羅斯帝國?這一切都要從戰前的國際形勢講起。 自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羅斯帝國以來,俄國人便不斷尋求不凍港,希望與外界進行經貿往來及殖民侵略。彼得大帝遷都至聖彼得堡,渴望與西歐建立更緊密關係。即使俄國騎兵氣勢如虹地先後佔領西伯利亞、中亞高加索地區、瓜分波蘭,但因地形複雜,加上受到位處西南方的歐洲國家以及南部的西方殖民地的牽制而阻礙了俄國人向海發展。 另一方面,大英帝國的崛起迅速佔領眾多海外殖民地,也需要緩衝地帶保護英屬印度,因此易守難攻的阿富汗成為英國的北方屏障,也成為與俄國之間的「大博弈」核心,最終兩國劃分國界。此外,俄羅斯也在波斯(今:伊朗) 發起數次侵略戰爭,嘗試在中東波斯灣奪取一個不凍港。一旦實現目標,俄國人將會威脅英國至遠東的海上貿易線,因此英國人拉攏鄂圖曼帝國,阻止俄國的黑海艦隊進入地中海、波斯灣及印度洋,也主動入侵波斯,阻止俄國人得到不凍港。俄國人的不凍港計劃處處碰壁,令他們的眼光放在遠東的遼東半島。 與此同時,日本深知一個封閉國度最終會被列強吞併,因此他們正經歷明治維新,全國人民咬緊牙關地加強國家軍事力量。在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打敗清朝,奪取台灣、澎湖及遼東半島。俄國眼見目標被奪走,於是聯同德意志帝國及法蘭西第三帝國強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史稱「三國干涉還遼」,日本上下對俄國懷恨在心,但只能敢怒不敢言,為日俄戰爭埋下伏筆。 江河日下的清朝只好聯同俄羅斯帝國,聯手抵抗日本,令俄羅斯順利租借旅順港, 並且在當地建立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再加上,清朝容許俄國在境內興建鐵路,令俄羅斯在東北勢力大大增加,卻令日本深感不安旅順港。日本與英國出現共同敵人,令他們一拍即合,成立英日同盟... (待續) 參考資料: D Steinberg J W Wolff (Eds. (2007).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 World War Zero. Vol. 2. (pp. 87–178). Brill. Esthus, R. A. (1981). Nicholas II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Russian Review, 40(4), 396. https://doi.org/10.2307/129919 McKercher, B. J. C. (1989). Diplomatic Equipoise: The Lansdowne Foreign Office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24(3), 299–340. https://doi.org/10.3138/cjh.24.3.299 Wurtzburg, S. J. (2006). Choctaw Women in a Chaotic World: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 the Colonial Southeast. Ethnohistory, 53(4), 774–776. https://doi.org/10.1215/00141801-2006-027

  • 英皇查理三世即將面對的挑戰

    前任威爾斯親王查理斯王子在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隨即登基為英皇查理三世。隨著他御極大統,繼任為英國國王後,查理三世將無可避免地面臨一些挑戰。此文將會淺談他將會遇到的挑戰,究竟他能否像已故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一樣,繼續成為英國人民及皇室的穩定基石呢? 挑戰一:廢除君主制運動 在政治光譜上靠著左派的反君主主義者,一直呼籲廢除英國的君主制度。由於他們認為眾人平等,不應該有人與生俱來便享有皇室特權,但納稅人仍然不斷為皇室提供「君主撥款」(Sovereign Grant)。截至2021年,英國皇室花費約一億二百萬英鎊,主要為白金漢宮進行為期10年的修葺工程及用於一系列官方活動。他們認為英國皇室除了振興英國的旅遊業外,皇室對英國政治經濟的影響力正逐漸減少,但皇室的收入、支出費用、資產皆欠透明度。 再加上,一些反君主主義者認為君主制與現代世界思想相違背,故此應要廢除不合時宜的制度。他們則主張英國應該要有民選的國家元首,而非世襲制的國家元首。有見及此,廢除君主制運動在社會輿論中逐漸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例如:#notmyking和#AbolishTheMonarchy的標籤,於互聯網上盛行起來。英國社會態度調查 (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survey) 一直追蹤英國人對君主立憲制的取態,發現18至34歲的年輕一代最不支持君主制,只有55%的英國人認為皇室是「重要」,反而老一輩英國人繼續擁戴皇室。如果英國皇室是英國外交的「軟實力」,廢除君主制恐怕只會牽涉更多問題。英皇查理三世登基後隨即面對一系列的反君主制運動,究竟他的魄力與魅力能否繼續維繫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呢? 挑戰二:英國的殖民史 英國皇室與帝國時代的殖民主義有莫大的關連。儘管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是英國及英聯邦團結的精神支柱,但一些左派學者強調奴隸貿易和殖民統治的遺產依然影響著他們現今的生活。英國社運人士見藝術家 Marlon Kameka 認為英國歷史課堂只提及大英帝國光輝的一面,而非向下一代講述英國殖民統治者如何殘酷控制着肯尼亞人,但英國皇室從未就過往令人髮指的殖民暴行作出任何道歉或賠償。 另外,隨着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南非人便立刻聯署要求歸還權杖上鑲嵌鑽石與珠寶,包括著名的「卡利南一號」。因為紫色鑽石是開普殖民地政府於1905年送給英國國王,以表忠誠。可是,南非人認為英國皇室是從非法手段取得這些鑽石,代表著女皇的皇冠與權杖與過去的殖民主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一切都是冰山一角,隨着西方世界近年掀起左翼運動,有很多歷史人物都被認為與殖民主義有莫大的關聯。究竟英皇查理三世能否從容不迫地面對這些輿論的壓力呢? 挑戰三: 英聯邦內的公投 個別英聯邦成員現正醞釀一場全民公投,表決應否廢除君主立憲制,亦即以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並改行共和制。其實早在1999年,澳洲便舉行了一場共和制公投,結果有54.87%的澳洲人支持保留君主立憲制。另一方面,雖然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明加拿大在短期的未來不會與英國皇室脫離關係,但有過半數加拿大人認為女皇駕崩後應結束君主立憲制,改建共和國。另外,另一個英聯邦成員牙買加幾乎決定要脫離英聯邦,成為一個完整的獨立國家。其實,隨着越來越多人對昔日的殖民主義作出反思,便會有更多人認為當今君主制度是得益於昔日的殖民行徑。儘管這些國家現時仍保留君主立憲制,但這些即將來到的公投將考驗查理三世如何維繫英聯邦的能力和智慧。 挑戰四: 蘇格蘭獨立 由於英格蘭與蘇格蘭於歷史上難兄難弟,雙方於社會、經濟議題的分歧持續擴大。例如蘇格蘭主張留歐,認為「脫歐」只會為當地經濟帶來永不磨滅的傷害,並且認為蘇格蘭應該自決未來,而非與聯合王國捆綁在一起。再加上,蘇格蘭人認為英格蘭從古到今不斷壓榨蘇格蘭,使他們一直認為蘇格蘭是個擁有獨立身份文化認同的「國家」。過往的歷史、脫歐及俄烏戰爭帶來的經濟危機令蘇格蘭爭取獨立的呼聲此起彼落,令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曾提議在2023年底舉行第二次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人疑慮著新英皇查理三世能否似已故母親般團結國家。 挑戰五: 不受歡迎的國王? 由於查理三世在處理與已故王紀戴安娜的關係上,令公眾觀感惡劣,因為他自己拆破了那場夢幻的「世紀婚禮」。根據YouGov平台的數據,英皇查理三世的民望在所有皇室成員之中,只排名第七(42%),而皇儲威爾斯親王威廉王子則排名第三(66%),威爾斯王妃嘉芙蓮就排名第二(68%)。究竟查理三世能否透過公眾服務,而贏得英國國民的支持呢?假如他未能贏取國民的芳心,那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會受到重大的挑戰,英聯邦的成員獨立呼聲將會更大,最終會令英國皇室走向末路。幸好現任威爾斯親王威廉王子伉儷一家成功俘虜了英國人的歡心,繼而令皇室重拾人民的愛戴。

  • 專列:美食與饑荒 - 大躍進

    中國大躍進(1958-62)是由毛澤東和其領導的共產黨所發起的全國性社會經濟運動。毛期望透過動員中國人口實現工業和農業飛躍性發展,同時向共產主義的理想現代社會邁進。然而,它對中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並導致全國性的大飢荒。 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一直雄心勃勃地推進全國現代化,以追上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功激發了毛澤東對中國過渡至社會主義、並最終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信心。毛認為,中國6億的龐大人口意味著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力,因而能通過密集勞動實現工業化。新中國早期的整風運動和反右運動營造了一種人們不敢反對政府和黨的政治氛圍。在反對聲音消失的情況下,毛更決心加快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然而,1957 年下半年的糧食短缺向黨領導發出了警號,標誌著中國需要新的發展戰略。毛認為加速集體化是中國的發展方向,並設定了一個更激進的目標:在十年內超越英國和美國。在沒有足夠的經濟知識和在地情報下,毛澤東和他的支持者發動了以人民勞動為本的鋼鐵和糧食產量大躍進運動。 全面煉鋼和人民公社 在1957至1958 年期間,全國的勞動力皆投放在提高鋼鐵產量。農民被動員起來建造農村里的土高爐,將礦石、煤炭、木材等大量原材料以及日常金屬器具投到並不符合要求的熔爐中。全民參與的土法煉鋼卻以失敗收場。中國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森林被燒毀以用作熔爐的燃料。所有本應在秋天收割莊稼、卻被派往煉鋼的農民只生產出無法使用的廢鐵。 大躍進的另一重點是建設大壩和灌溉系統等大型基建項目。由於缺乏機械技術,地方政府只好以人數彌補,動員數十萬農民到遠離家鄉、體力要求高的崗位上工作。對專業知識的不屑導致了資源浪費、事故增加、破壞自然環境以及效率降低。 同時,社會制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民公社在全國建立,以實現更全面、更深度的集體化。不同村莊的大量農民合併為一個行政單位。公社成員集體工作,並獲得平等的收入和福利服務,如餐飲、教育和醫療保健等等。這個系統卻被控制糧食分配的干部和幾乎沒有勞動貢獻的投機者所利用。不切實際的農業生產目標也使農民士氣低落。為完成中央定下的定額,公社都徵收重稅,只有少量份額留給農民。 結果 大躍進運動的目標不切實際、執行不當、資源分配不均、政策漏洞等,導致農業生產低迷。雪上加霜的是,各省徵收的稅額變得難以承受,剩下給農民的糧食極為稀少。大饑荒始於 1958 年 – 據估計,從 1959 年到 1961 年,有 1500 萬到 4300 萬人死於飢餓。政府在官方文件上也承認,大躍進導致經濟增長緩慢。 廣傳於農民中的一首順口溜生動地描繪了大躍進的艱辛: 大躍進是大要命; 鍋碗瓢瓢都收盡。 全民煉鋼; 樹木砍光 鐵沒煉出; 後人遭殃。 References Manning, Kimberley Ens and Felix Wemheuer ed. (2011). Eating bitterness :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famine. Vancouver: UBC Press. Hu, A. (2013).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7-1965.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Private Limited. Hsiung, P. and Wang, Y. (2019). “Unmasking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Great Famine (1958-1962) Through Shunkouliu (顺口溜).” Qualitative Inquiry, 25(8), 811-821. Yang, J. (2008). Mubei: 1958-1962 nian zhongguo dajihuang jishi [Tombstone: Collections on China’s Great Famine, (1958-1962)]. Hong Kong: Tiandi Books. Dikötter, Frank (2018). 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62. Bloomsbury Paperbacks.

  • 專列: 美食與饑荒 - 民國華北大旱災

    正是在中華民國時代(1912-1949),美國來華救援人員沃爾特馬洛里將中國稱為「飢荒之地」。清朝以後,南京定都的新中央民國政府對中國領土的控制有限。軍閥把持對地區的控制,互相爭鬥,連年戰爭使中國領土四分五裂。 1919 年雨季並沒有像內戰一般降臨中國。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華北地區 在 1876-79 年遭受嚴重飢荒,並在1919-21 年再次面臨致命的糧食危機。在清代中期,黃河以北地區長期處於旱澇循環之中。多年的森林砍伐和 1917 年的大洪水成為了嚴重飢荒的溫床。此外,華北地區的農作物嚴重依賴夏季雨季,當雨季並未來臨時,農民賴以生存的收成也便面臨滅頂之災。不過,和清朝的大飢荒一樣,這場大規模的飢荒並不僅僅是自然災害造成的。 民國成立後不久後中國便進入軍閥時期(1916-27),中國北方地區失去了政治穩定。 在20年代,大大小小的軍閥不斷相互交戰。從歷史長河中可見,平民在漫長的戰爭中常陷入貧困。大部分區域的資源被徵用,軍閥政權徵收重稅。軍閥還要求農民種植鴉片等經濟作物,為軍隊籌集更多資金。 隨著情況的惡化——更多的飢荒受災者逃離家園,因飢餓而死亡的人數猛增——中央政府試圖通過提供飢荒救濟資金和協調全國各地的飢荒救濟工作來提供幫助。當地紳士和佛教徒也嘗試救濟他們的鄰近社區。國際組織(如紅十字會)、外資在華非政府組織和宗教團體也提供了援助。在這救災國際化的時代,在美國、香港和英國都有國際籌款活動為救濟飢荒籌集資金。他們向華北人提供貸款、贈款、糧食和衣服。然而,他們的服務和援助沒有預期的那麼有效,因為持續的戰爭摧毀了許多火車鐵軌併中斷了來自南方的食品運輸。此外,缺乏監管和軟弱的中央政府使地方官員很容易挪用救濟金。 由於軍閥戰和自然災害的不幸和大規模飢荒救濟工作的幸運,到 1921 年華北五省的飢民達 2000 萬人,並造成約 50 萬人死亡。許多女孩和婦女被他們的家人賣了以換取金錢或食物。女新生兒也被大規模殺害。許多生產性勞動力逃往東部和南部 – 北方變成了一片荒蕪的土地。不幸的是,旱澇循環並沒有終止,而是一直持續到整個共和時代。當日本開始蠶食中國時,中國面對的糧食危機更加嚴重。然而,所有這些在嚴重性和規模上都無法與 1959 年至 1961 年的大饑荒相比 – 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的探討更多。 References Manning, Kimberley Ens and Felix Wemheuer ed. (2011). Eating bitterness :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famine. Vancouver: UBC Press. Hu, A. (2013).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7-1965.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Private Limited. Hsiung, P. and Wang, Y. (2019). “Unmasking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Great Famine (1958-1962) Through Shunkouliu (顺口溜).” Qualitative Inquiry, 25(8), 811-821. Yang, J. (2008). Mubei: 1958-1962 nian zhongguo dajihuang jishi [Tombstone: Collections on China’s Great Famine, (1958-1962)]. Hong Kong: Tiandi Books. Dikötter, Frank (2018). 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62. Bloomsbury Paperbacks.

  • 專列:美食與饑荒 - 明清殺饑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明代中葉令人著迷的美食文化 —— 奢華的菜餚、新的烹飪技術和盛大的宴會……明末是帝制中國美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但它也預示了即將來臨、一直持續到清朝的大饑荒。本文將講述中國人的飲食質素如何在短短幾十年內從精緻的飯菜和糕點下降至以樹皮和樹根果腹。 當時的人們大多對即將來臨的飢荒毫無頭緒。在明末時期,西方「新大陸」發現的玉米、紅薯和土豆,通過海上貿易傳到了中國。這些高產作物自清代中期開始傳遍全國。這些作物耐旱又高產,可以長期儲存,並且適應山區貧瘠的土壤,因此它們是大米短缺時重要的替代品。但由於中國的飲食習俗和他們的口味,這些美洲作物被認為是不太理想的主糧。學者們指出,傳統中國社會一直以米和麵作主糧,清朝時期玉米和紅薯還遠沒有被廣泛食用。 正因如此,這些進口的高產作物並未能從中華帝國歷史上最致命的飢荒中拯救這片土地的人民。在晚明時期,“小冰河時期”使中國氣溫驟降,土壤結霜、穀物根部凍壞,導致連年飢荒。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在1876年至1879年間,隨著黃河流域乾旱和降雨量少,北方各省發生飢荒。到1879年局勢趨於穩定時,該地區已有 1000 萬人死於飢餓和與飢荒有關的疾病,還有約1 億人口營養不良、成為流民。 為什麼旱災對中國造成如此嚴重的影響?為什麼北方人沒有一丁點兒的食物?答案(一如既往地)非常複雜。可以說的是,糧食不足和乾旱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許多歷史學家將飢荒歸咎於人口過剩的問題。在1700年至1850年中國經歷第二波人口激增,使糧食產量趕不上人口增長。更重要的是,飢荒暴露了被清政府對國家資源的控制力下降。面對內部動亂叛軍和外敵入侵的威脅,晚清國家分崩離析,削弱了對地方的控制、也沒有百年前盛世的財力。國家資助的糧倉不受監管,經常被腐敗的地方官員盜用和清空。北方飢荒暴露了全國大規模調動糧食運輸的失敗。依靠種植商業作物 以換取糧食和金錢的地區,在全國糧食短缺期間遭受最大的打擊。不幸的是,中央政府無法在區域之間分配資源並有效控制糧食流通。 災難性飢荒幾乎總是自然災害和人為糧食危機結合的產物。晚清飢荒中飽受蹂躪的人,並不是資源分配不均的最後一批受害者、也不是最後須以人相食果腹的飢民。他們在共和時期的後代將繼續遭受糧食不足的困擾,更需在全國軍閥內戰中艱難的生存。

  • 專列:美食與饑荒 - 明朝饕餮

    明朝(1368-1644)的人吃什麼?這要看你問的是生活在明朝早、中期的中國人,還是生活在明末的中國人!前者將對中國歷代從未有過的奢華異國風味美食說個不停;而後者只會簡單地回答:「沒有東西可吃。」 讓我們先來探索一下明代中期的美食盛宴。這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農業技術也有了飛躍性的進步,使得明代中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系。由此,大多數平民不必過著空腹的生活,能享用一日三餐。明代時北方人多吃麵條,而南方人吃米飯,這種做法一直流傳至今。當時單是蔬菜已有 50 多種,它們比肉類更常作為配菜。 雖然「食」是日常生活之必需,但更多的人將其視為一種享受和社交媒介。從皇室記載和通俗文學中可看出,明朝確實是飲食文化成熟興盛的時期。著名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觀察到,南明的平民都爱好吃喝,那里土壤肥沃,穀物、水果和蔬菜的價格低廉。他總結道,明代中國是一個比歐洲更富裕的社會。明代的富裕在新興的中產階級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從擴大的市場經濟和商業種植發展中得益。餐飲是這些富有的紳士和商人炫耀他們的財富的地方。明代文獻記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紳士宴請地方指揮官的宴會中,每一個客人都得到一整隻雞和一整隻鵝,以及高6尺的水果塔。 不但是菜餚數量的增加,其質量也有所提高。與宋代相比,明代的烹調技術更加多樣化和系統化。明代流行小說《金梅瓶》中提到的單是處理雞蛋的方法已約有十種。明代士人致力於發明精緻而多元化的菜色。食饗是他們避世、抽離官場的奢華娛樂之一,亦反映了當時社會中的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士人不遺餘力地尋找最好的食材、食譜、餐館、廚師、炊具。他們嘗試了獨特、離奇的烹飪方法。正如一位知識分子記載,當時有一種煮鵝掌的特殊方法:將活鵝掌放入沸油中,然後將鵝扔到水池中,它們會痛得不停地跳;重複這個過程,鵝掌便會「豐美甘甜,厚可經寸」。 這些新式菜品也得益於從「新大陸」進口的食材。在大航海時代,隨著海洋貿易和沿海經濟的興起,許多外國商品開始進入中國並在中國流行起來,包括西紅柿、南瓜、紅薯、玉米等等。這些食品原料只是來自南洋和西方的進口商品的一小部分,明朝的舶来商品還包括火藥、動物、白銀等。雖然外國的高產農作物在清代才在全國普遍存在,但進口香料在宮廷和民眾中都非常受歡迎。辣椒正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中國,至今仍是川菜的主要食材。大量進口的糖也讓精緻的烘焙甜品更流行。有趣的是,胡椒在明朝被大量進口​​,以至於被發放作官員和士兵的薪水。在全國貿易迅速發展下,這些進口貨物亦從沿海城市運往首都等城市。例如,海參和魚翅等奢侈海鮮成為皇室宴會中高級菜餚的一部分。 明代中葉的奢華美食顯示了十五、十六世紀中國的繁榮昌盛。農業、商業、海洋貿易和軍事的進步創造了一個穩定和富裕的社會。飲食饕餮只是生活水平提高、享樂文化和對外交流頻密的其中一個表現。然而,這期間的奢靡生活引出了令人費解的問題:這個繁榮盛世是如何在晚明逐漸消失的?平民是如何從一日三餐、享用各種蔬菜,跌到需要吃樹皮、樹根,甚至其他人類的? 我們在《食品與飢荒》系列中的下一篇文章將探討這種可悲的轉變。

  • 專列:御林軍系列 - 御林軍的職責

    御林軍部隊的職責林林總總。他們作為英國乃至英聯邦的精英部隊,肩負起的責任更非普通士兵般輕,這篇文章便就著他們的職責進行簡單的解說。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聖占士宮(St James Palace)、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作為女皇陛下伊利沙伯二世(Her Majesty the Queen Elizabeth the Second)以及皇室成員辦公、居住以及渡假的地方,這裡的保衛工作不容有失。早在1982年,就有一位名為米高.費根(Michael Fagan)就因為護衛工作鬆弛而闖入了白金漢宮,更走入了女皇的寢室並與她對話,這樣的情節可以在Netflix上的《皇冠》劇集中看到,而2019年亦曾有類似事件發生。當然,費根先生雖然當時沒有任何傷害女皇的意圖,只是想向女皇表達自己因為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的實行而失業的慘況,但也反映了保衛工作的重要性。御林軍作為君主的私人部隊,擁有著保衛君主安全的職責。白金漢宮前的換崗儀式雖然充滿了娛樂遊客的成份,但是士兵卻有權向有意圖闖入並作出傷害性行動的人開槍。英聯邦的軍隊也不時到倫敦執行職務,例如加拿大的擲彈兵團(Canadian Grenadier Guards),或是馬來西亞的皇家馬來軍團(Royal Malay Regiment)等等。 同時作為英國陸軍一部份的御林軍部隊,也需要履行作為陸軍軍人的國家職責。在美國遭受到恐怖襲擊之後,英國作為盟友也隨同美國出兵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擲彈兵部隊(Grenadier Guards)曾經在哈域行動(Operation Herrick)戰績輝煌;高士廉衛隊(Coldstream Guards)三次出征阿富汗都擊殺了許多塔利班(Taliban)恐怖份子,並與威爾斯衛隊(Welsh Guards)保衛首都喀布爾(Kabul);蘇格蘭衛隊(Scots Guards)一直都駐紮在阿富汗偏遠地區保衛阿富汗人的安全並協助訓練阿富汗警察;愛爾蘭衛隊(Irish Guards)的「沙漠之鼠」(Desert Rats)團火速攻佔巴斯拉(Basrah)。以上這些輝煌的戰績可謂是大英帝國榮耀的延續。 隨了戰鬥性的工作以外,御林軍部隊也負責禮儀性的工作,例如在英女皇接見外國元首時,為其舉辦檢閱儀式,以禮現對外國嘉賓的尊重;在國會開幕禮時,為君主的坐駕引路;每年君主的官方生日時,進行軍旗檢閱式(Trooping the Colour);每年的鳴金收兵儀式(Beating Retreat)以及眾多的音樂表演,都是由御林軍樂團負責。 戰鬥性的工作增添了御林軍部隊的榮譽,而禮儀性的工作則是榮譽的體現。御林軍以上的職責,就代表了他們的存在是充滿榮譽性以及實用性的,反映了英國重視傳統以及榮耀的傳統。

  • 專列:御林軍系列 - 換崗儀式

    二零二零年,當新型冠狀病毒已從中國擴散至全球的時候,英國政府決定暫停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聖占士宮(St James Palace)以及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的衛兵換崗儀式。頭戴熊皮帽的御林軍士兵,在闊別已久近兩年的時間,重新在公眾及遊客的注視下重視執勤。不少人認為君主制度象徵著古老的傳統,在進步派當政的時代理應廢除。但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就象徵了現代民主憲政,結合了保守主義的優良傳統。以傳統軍服穿著執行國家職務,並保護神聖的現代君主,這對於御林軍每一個士兵都是榮譽,而非負擔。 世界各地不同國家都擁有衛兵換崗儀式,這通常是象徵性的。台灣中正紀念堂、慈湖陵寢就有中華民國三軍儀隊,衛戍著中華民國的革命先烈;俄羅斯莫斯科的無名烈士墓(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刻著:「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遠長存。」(Your Name is Unknown, Your Dead is Immortal)在蘇聯年代保衛著列寧墓的克里姆林兵團(Kremlin Regiment)儀仗兵改至此處保衛蘇德戰爭時期貢獻自己生命以保衛國家的士兵;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被稱為「老衛兵」(The Old Guard)的美國第三步兵團(3rd United States Infantry Regiment)在一九四八年後就一直擔任守衛軍人墓地的責任;作為重視傳統及榮譽的老牌帝國,英國的御林軍作為君主的私人部隊,亦需要肩負起保衛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Her Majesty the Queen Elizabeth the Second)的警衛工作。 御林軍衛兵守衛君主的歷史可以追溯至英國內戰時期(The English Civil War)。當時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 King of England)因為被護國公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的國會軍驅逐出境,並在歐洲大陸流亡了近九年。於一六五六年,有貴族組織了私人部隊以保護流亡在外的國王。英國復辟王國以後,換崗儀式一直都在白廳宮(Whitehall Palace)以及聖占士宮進行,因為那裡是君主在倫敦的宮殿以及法院所在地。但是自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於一八三七搬到白金漢宮後,換崗儀式就改在此進行,部份在白廳宮及聖占士宮的衛兵則繼續履行他們的職務。 衛兵需要衛戍的地方是白金漢宮、聖占士宮以及溫莎城堡,這些君主經常會出現的地方。此處以白金漢宮為例,因為此處為英女皇辦公以及常住的宮殿。換崗儀式由五大衛隊輪流負責,亦即擲彈兵衛隊、高士廉衛隊、蘇格蘭衛隊、威爾斯衛隊以及愛爾蘭衛隊。換崗儀式通常在早上十一時進行,於夏季時每日進行,於冬季時則隔日進行。每一次換崗儀式,由軍樂隊在前面演奏,並為衛隊引路,而衛兵人數則是因應君主是否在此地而決定。每一次的換崗儀式,衛兵都會從近衛騎兵團部出發,那裡是每年軍旗敬禮檢閱式舉行的地點,為君主慶祝官方生日。衛兵則從沿著聖占士公園旁的林蔭大道(The Mall),向著白金漢宮進發。 這些衛兵以雄糾糾的英姿,以齊整有力的簡潔步伐,伴隨著軍樂戰曲的起奏,在保衛君主和民主的道路之中逆風前進。民主制和君主制從來都不是對立的,但是民主制與獨裁暴政就是。在英國不成文憲法的憲政傳統底下,如果君主的地位代表著國民的利益及象徵,那麼英勇的御林軍衛兵肩負起保衛君主的職責,就是帝國榮光的守將。

  • 專列:御林軍系列 - 軍旗敬禮檢閱式

    「早晚王師收海岳,普將雷雨發萌芽。」英國雖然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會及首相掌握實權。然而,英女皇作為英國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國家元首,不僅具有象徵性地位,更擁有解散國會、任命官員等法定權力,縱使她並不會使用相關權力。大英帝國雖然在去殖民化的過程解體,但是英女皇作為過去帝國的君主,在國內外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軍旗敬禮檢閱式作為慶祝英國君主的傳統,自十八世紀慶祝英皇佐治三世壽辰以後成為了每年進行的軍事慶祝儀式。軍旗敬禮檢閱式由英國君主的私人部隊——御林軍各個兵團負責。儀式亦由五個步兵團(Foot Regiments)、兩個近衛騎兵團(Household Cavalry)、一個騎軍炮兵團(Horse Artillery)以及國王儀仗隊(The King’s Troop)組成。每年的儀式由不同兵團的營隊負責,由於新型冠狀肺炎的肆虐,所以二零二一年的負責兵團由蘇格蘭衛隊第一營隊統籌。在溫莎城堡內吹起了高地風笛,戴著熊皮高帽,奏起軍樂向前昂首邁進,向女皇致敬。 軍旗敬禮檢閱式均在每年六月第一個星期六進行。於早上,英女皇及皇室成員穿起陸軍及海軍軍服,並從白金漢宮出發,通過林蔭大道,到達鄰近白廳的騎兵衛隊閱兵場校閱部隊。御林軍樂隊奏起英國國歌《天佑女皇》歡迎女皇到場,全場起身向女皇表達敬意。御林軍樂隊在此時,進行慢步行進(Slow March)以及快步行進(Quick March)。慢步行進時,將會奏出《胡格諾進行曲》(Les Huguenots)紀念十七世紀被天主教會逼害的法國新教徒,快步行進則不定。 鼓手響起進軍鼓,指揮軍給予命令。負責兵團第一營隊在《擲彈兵進行曲》(British Grenadiers)下向前邁進,象徵他們在滑鐵盧戰場上向著拿破崙這頭歐洲怪物進發,並進行皇家敬禮。在完成這部份儀式後,第一營隊回到他們的崗位。之後全場御林軍以慢步進軍方式(Slow March-past)前進,以《大西庇亞進行曲》(Scipio)、《舊高盧的風衣》(Garb of Old Gaul)、《費加洛》(Figaro)的慢步軍樂前進。在接受女皇檢閱時,第一營隊向女皇展示軍旗,表達他們對女皇的敬意。 完成慢步行進以後,便是快步行進(Quick March-past)。二零二一年,蘇格蘭衛隊連同擲彈兵衛隊、高士廉衛隊向前邁進,奏起了《高地少年》(Highland Laddie)、《擲彈兵進行曲》以及《米蘭諾洛進行曲》(Milanollo March)。這些軍樂樂曲分別象徵各個軍團的文化背景,象徵他們背後的軍事傳統。御林軍在完成快步行進的儀式以後,騎兵團以及騎軍炮兵團進場,向女皇致敬。德國以及英國似乎同樣分享著同一個軍事傳統,皇家騎兵樂隊響起大鼓及奏起《普魯士的榮光》(Prussia’s Glory)、《近衛騎兵團進行曲》(Lifeguard’s March)慶祝女皇的生日。 最後,指揮官向女皇請求完成儀式的指令,並得到女皇御准。女皇在御林軍的護衛下離開檢閱場。經過林蔭大道回到白金漢宮,在陽台上接受人們的歡呼及致意。

  • 專列:御林軍系列 - 簡介

    不少人以為「英國御林軍」(Household Divisions)單指英國的擲彈兵衛隊(Grenadier Guards),但其實御林軍包括了五個步兵團(Foot Regiments)、兩個近衛騎兵團(Household Cavalry)、一個騎軍炮兵團(Horse Artillery)以及國王儀仗隊(The King’s Troop)組成。 「御林軍」一詞原本是中國宋代保衛「東京」(即開封)的宮廷侍衛,亦即係直屬於皇帝的禁軍。「御林軍」的前身在秦漢時代則是名為「羽林軍」,取「為國羽翼,如林之盛。」之意。漢字的「御」字除了有保衛、防禦的意思外,還有皇帝以上治下的意思,例如「御覽」、「御駕」等等,體現了君主對於國家以及社會的意義。香港開埠以後,香港隨即以古代中文的字辭翻譯英國在港官員的職稱,例如採用「總督」,而非「行政長官」作為香港最高的行政官員;總督府則被稱為「港督轅門」等等。「御林軍」顧名思義就是保衛英國君主的宮廷衛隊,並直接從屬於女皇陛下伊利沙伯二世(Her Majesty the Queen Elizabeth the Second)。 「御林軍」的五個步兵團分為:擲彈兵衛隊(Grenadier Guards)、蘇格蘭衛隊(Scots Guards)、威爾斯衛隊(Welsh Guards)、愛爾蘭衛隊(Irish Guards)、高士廉衛隊(Coldstream Guards);兩個騎兵團:內近衛騎兵團(Life Guards)、皇家藍色騎兵團(Blues and Royals, Royal Horse Guards and 1st Dragoons);以及皇家騎軍炮兵團(Royal Horse Artillery)與國王儀仗隊(The King’s Troop)。 蘇格蘭衛隊、威爾斯衛隊以及愛爾蘭衛隊的士兵都在蘇格蘭、威爾斯以及北愛爾蘭招募;而擲彈兵衛隊、高士廉衛隊以及其他騎兵、炮兵衛隊則是全國招募。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御林軍的大眾形象都是衛戍皇宮,或進行禮儀性的任務,例如守衛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或是軍旗敬禮分列式(Trooping the Colour,即女皇壽辰閱兵式)等等,但是御林軍作為英國陸軍的其中一個部份,日常也會被派駐到海外執行任務,近代例如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等都有御林軍的身影。意思說,英國並沒有實質的「儀仗隊」,而御林軍的角色並不只是儀式性的,而是作為英國陸軍及君主近衛軍的性質,並負責禮儀任務。這與中國的情況不同,中國的三軍儀仗隊的日常工作只是練習步操及負責禮儀任務,共沒有實戰經驗。 雖然英國陸軍在內戰(The English Civil War)時支持主張共和的議會派(亦即所謂「圓顱黨Roundhead」),服務於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令英國陸軍不如皇家海軍以及皇家空軍般擁有「皇家」的頭銜,但並不阻礙其他英國陸軍,包括御林軍的的兵團、衛隊擁有「皇家」的頭銜。就正如皇家藍色騎兵團的全名是「皇家第一龍騎兵隊」,是因為該騎兵在內戰期間雖然由克倫威爾所建立,但後來卻投去之中支持英國皇室的復辟,故被授予「皇家」的頭銜,成為其珍而重之的軍事榮譽及傳統。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可以被分為近因和遠因。 遠因: 威瑪共和國 (1918-1933) 1. 極其嚴苛的凡爾賽條約: 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敗後,向戰勝國割地賠款、經濟賠償以及被政治孤立。德國武裝力量被大幅削弱至十萬兵員,兼且禁止擁有重型及空軍部隊,導致德國人瀰漫着一種復仇主義。 2. 經濟崩潰: 戰後德國被要求賠償一億馬克,但德國在無力支付下,被法國、比利時瓜分德國的工業心臟-魯爾區。德國政府實施印銀紙計劃的力救經濟,但反而導致超級通脹,經濟完全崩潰。再加上, 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令德國雪上加霜。大量人民失業、銀行破產、工業心臟被瓜分、通貨膨脹使德國陷入地獄。 3. 極右主義抬頭: 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代表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德國民族優越論、生存空間的渴求及推翻凡爾賽條約。 近因: 納粹德國 1933-1939 1. 經濟復原: 納粹黨直接參與德國的經濟貿易,以保存外匯。德國將貨物出口到他國,換取所需的石油及鋼鐵,為建軍奠下經濟基礎。 2. 擴軍: 納粹黨無視凡爾賽條約的禁令地大肆擴軍,三百萬士兵配以先進軍備,準備吞併德語區國家。 3. 外交對立: 意大利王國入侵位於非洲的衣索比亞後,被英法兩國實施經濟制裁。意大利選擇與納粹德國結盟,建立軸心國。德國與日本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時,亦與南斯拉夫及羅馬利亞成為經濟夥伴,壯大德國在歐洲的政經實力。 4. 綏靖政策: 英法的綏靖政策,使德國成功兼併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地區及萊茵蘭地區,為日後極具野心的軍事侵略埋下伏筆。

  • 專列:帝皇系列 - 伊麗莎白一世

    貞潔女王 倉促繼位 伊麗莎白是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但安妮於兩年半後被英王處決。 由於姐姐瑪麗一世的健康每況愈下,她於25歲時成為英格蘭女王。 "尊敬的閣下們,自然規律使我為姐姐的去世感到悲傷,責任的重擔壓在我的肩上,使我感到驚愕...我衷心希望能得到上帝的幫助" 白裡透紅 伊麗莎白一世的畫像描繪她的身材白皙及紅色臉頰, 反映了她是蘭開斯特與約克家族聯盟的「合法」繼承者。其實,她只是掩飾其年邁的容顏。 真愛或權力? 儘管伊麗莎白女王與數位男寵相戀,並與兒時的愛人羅伯特·杜德利有段深厚感情,但她終身未嫁。 然而,國內保守派人士如威廉·塞西爾反對女王下嫁給杜德利,提議與歐洲皇室締結政冶婚姻,從而鞏固英格蘭的外交利益。伊利沙伯獨力反對與菲力二世的婚姻,埋下英西兩國的恩怨情仇。 西班牙無敵艦隊 英格蘭多次軍事支援新教荷蘭叛軍,並派出海軍襲擊西班牙的港口及船隻。 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於1587年成功突襲加的斯的西班牙艦隊。 其後,西班牙無敵艦隊打算在英格蘭東南沿海報仇,但因錯誤軍事戰略和英軍火攻下,幾乎全軍覆沒。此戰使英格蘭外交地位得以提升。 女王之爭 蘇格蘭女王瑪麗是伊麗莎白的親屬,被認為是順位繼承人。 瑪麗三度結婚,並誕下未來的英王詹姆斯一世。 瑪麗因聲稱擁有英格蘭王位,而被伊麗莎伯軟禁了19年,並密謀暗殺伊麗莎白,最後被下令處死。二人並排埋葬於西敏寺大教堂裏,盼望在下世和好如初。 海外擴張 伊麗莎白的統治下,東印度公司和美洲殖民得以迅速發展。 英格蘭的首個海外北美殖民地-維珍利亞州的命名是紀念此「貞潔女王」的英明領導。 東印度公司於1600年末獲伊麗莎白頒授皇家特許狀,並壟斷好望角以東,麥哲倫海峽的海外貿易。 詹姆斯·蘭開斯特爵士於1601年開始了該公司的首次遠征,並與東南亞各邦開啟商業貿易,為未來的大英帝國奠下根基。

  • 專列:帝皇系列 - 拿破崙·波拿巴

    A political and military genius 事業初成 拿破崙在土倫之役開始嶄露頭角後,他在巴黎街道上使用大炮擊敗了反對法國國民代表大會的保皇派叛亂。法國議會任命拿破崙為意大利陸軍司令,並向奧地利在德國南部和意大利的勢力範圍發起軍事行動。 “偉大的野心是偉大人物的激情。 那些被賦予它的人可能會做出非常好的或非常壞的行為。 一切都取決於指導他們的原則。” 遠征埃及 1798年,拿破崙入侵了奧斯曼統治的埃及,試圖封鎖英國通往印度的貿易路線。 他兼且帶來了167位科學家,包括數學,博物學, 化學和地質測量學家。 他們發現了羅塞塔石碑,其工作結果於1809年在《Description de l'Égypte》發表。另一目的是開闢蘇伊士運河,幫助法國提供軍事補給。 納爾遜爵士在尼羅河戰役中俘虜並摧毀了整支法國艦隊。 由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威脅和國內政局動盪,拿破崙乘搭了剩餘的兩艘法軍戰艦返回法國。 反法同盟戰爭 拿破崙於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中取得勝利,奧斯特里茨戰役(三皇會戰)導致俄國和奧地利徹底戰敗。普雷斯堡和約使奧地利帝國失去了德語地區和意大利並賠償了四千萬法郎。 普魯士領導第三次反法同盟,以抵抗拿破崙在德語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在耶拿和奧爾斯特戰役中,拿破崙的新式戰術擊敗了普魯士。隨後也打敗了戰俄國增援部隊,從而導致了愛爾福特和會,亞歷山大沙皇與拿破崙會面並成立了短暫的俄法同盟。 西班牙戰爭和遠征俄國是對拿破崙帝國的雙重打擊。俄國的極端天氣、疾病、亞歷山大沙皇的焦土戰略使他損失五十萬法軍。此後,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拿破崙暴露了依靠年輕的應徵者和缺乏經驗的將軍的弱點,並使他在1814年初於德國和西班牙戰爭中首嘗戰敗。 《公民法》 隨著多年革命和動盪,法國政制陷入混亂。 拿破崙把後革命時期法國的法典整合在一起,建立《法國民法典》。這廢除了貴族特權,確保了財產權,並強調個人主義和自由平等的觀念,兼且影響當今歐陸法系國家的法律制度。 法國外的長遠影響 拿破崙戰爭間接導致了德國和拉丁美洲民族主義的興起。神聖羅馬帝國的瓦解和半島戰爭削弱了奧地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對其海外領土的影響力,從而導致了墨西哥獨立戰爭,1848年的人民革命和1867年的奧匈帝國妥協。

  • 專列:帝皇系列 - 亞歷山大一世

    歐洲的救世主 應對威脅 亞歷山大一世成為俄國沙皇後,旋即要應對拿破崙的軍事威脅。鄂圖曼帝國得到拿破崙的支援下向俄國宣戰,企圖修復失地。俄軍的軍事力量及庫圖佐夫元帥的卓越領導打敗及俘虜了全數土軍,但隨即將全數俄軍調回本土,應對拿破崙的入侵。 第三次反法同盟 縱使庫圖佐夫元帥極力反對出征,亞歷山大執意參與第三次犯法同盟,結果在三皇會戰慘敗,導致¼的遠征軍及二十多位俄軍將領戰死沙場,令亞歷山大聞訊後悲從中來,並向全軍發誓將會報一雪前恥。 第四次反法同盟 一年後,俄軍再次參與第四次反法同盟,但因法國的龐大軍隊及新式戰術而居於劣勢,最終在弗里德蘭戰役慘敗。拿破崙與亞歷山大一世簽訂條約,暫時結束兩國戰爭並且締結聯盟。 全面開戰 短暫的和平不能長期壓止兩國的戰爭硝煙,拿破崙於1812年再次以全國之力侵略俄國。法軍勢如破竹,俄軍卻實行焦土戰術,一邊撤退一邊放火,使法軍不能就地補給。 軍民一心 亞歷山大眼見法軍即將進攻莫斯科,於是向城內人民發表激勵演說:「全國人民聯合起來!拿起武器,打敗侵略者!」 ,並且命令庫圖佐夫元帥指揮全軍,抗擊拿破崙軍隊。 焦土政策 - 反攻 雖然法軍攻入莫斯科,但俄國的焦土政策使法軍未能得到補給,再加上病菌及嚴寒冬天,使法軍攻勢大為減弱。俄軍趁機收復失地,兼且解放法佔領土。亞歷山大指揮四十萬名俄軍向西進攻,先後佔領中東歐,然後進攻巴黎,法蘭西第一帝國正式覆滅。根據野史,亞歷山大親率大軍返回俄國後,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 強大帝國 亞歷山大要求俄軍紀律嚴明,驍勇善戰,並訓練人民體格健康,使俄國擁有百萬雄獅,但造成尋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亞歷山大亦推翻自由主義的改革,實現中央集權制,卻強調法律平等的精神,降低國內罪案率。可是,軍隊優先政策,衍生軍隊貪污等罪案問題。 亞歷山大打敗法國後,成功鞏固歐洲君主制,壓制自由主義的蔓延,無法改變此君主制度。由於亞歷山大並沒有奪取歐洲眾多領土,因此他贏得歐洲皇室貴族的尊重。

bottom of page